
定位型髖臼銼與普通型髖臼挫在變形髖臼髖臼重建中的臨床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
2022-08-29
的通過比較分析定位型髖臼銼與普通型髖臼銼兩種手術器械在變形髖臼髖臼重建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探討定位型髖臼銼為變形髖臼晚期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提供可靠器械的理論依據,并在臨床上得以推廣。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收集于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科收治變形髖臼52例(63髖)患者分別應用自行設計的定位型髖臼銼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與普通型髖臼銼行THA。分兩組,A組(2011年1月以后)27例(33髖),B組(2011年1月以前的病例)25例(30髖);比較術中出血量、銼臼時間、切口長度;總結術后1年隨訪結果(術后3
目的通過比較分析定位型髖臼銼與普通型髖臼銼兩種手術器械在變形髖臼髖臼重建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探討定位型髖臼銼為變形髖臼晚期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提供可靠器械的理論依據,并在臨床上得以推廣。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收集于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科收治變形髖臼52例(63髖)患者分別應用自行設計的定位型髖臼銼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與普通型髖臼銼行THA。分兩組,A組(2011年1月以后)27例(33髖),B組(2011年1月以前的病例)25例(30髖);比較術中出血量、銼臼時間、切口長度;總結術后1年隨訪結果(術后3月、6月、1年);隨訪內容包括:主訴,體格檢查,X線攝片(假體位置),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并指導功能康復等內容。所有統(tǒng)計測定值,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定性資料以個數(n)表示。定量資料使用t檢驗(組間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定性資料用X2檢驗(配對設計四格表資料X2檢驗,成組設計行乘列表資料的X2檢驗);對兩組資料測得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結果經過兩組器械手術,集齊兩組術中出血量,銼臼時間,切口長度,髖關節(jié)功能情況;統(tǒng)計分析,評定結果。定位型髖臼銼組術中出血量(235.1±115.32)ml,銼臼時間(8.5±3.44)min,切口長度(11.3±1.31)cm;普通型髖臼銼組術中出血量(352.6±153)ml,銼臼時間(20.0±3.61)min,切口長度(13.6±2.18)cm。定位型髖臼銼組與普通型髖臼銼組在術中出血量、銼臼時間、切口長度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2例均獲得隨訪,隨訪1年,各時間節(jié)點上行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評定手術效果并進行比較。術前兩組患者Harris評分,定位型髖臼銼組(42.19±5.713)分,普通型髖臼銼組(40.78±5.673)分。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即具有可比性。后經過兩種不同手術器械手術,術后隨訪3月、6月、1年,在各時間節(jié)點行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定位型髖臼銼組術后3月(73.2±4.21)分、術后6月(83.5±3.21)分、術后1年(96.3±4.12)分;普通型髖臼銼組術后3月(62.3±2.13)分、術后6月(80.2±3.14)分、術后1年(89.8±1.87)分;兩組術前、術后比較和兩組間同時間節(jié)點上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定位型髖臼銼在變形髖臼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能減少術中出血量、銼臼時間、切口長度;使用方便;旋轉中心定位準確,銼臼快速,可明顯改善患髖關節(jié)功能要求。定位型髖臼銼是變形髖臼晚期行全髖置換術可靠的器械,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相關新聞